山东东平推行智慧工地监管新模式
山东东平创新监管模式,智慧工地助力建筑行业升级
走进山东东平智慧工地监管平台,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全县各个工地的画面和数据信息。工作人员轻点鼠标,即可调取任意工地的实时监控画面,查看塔吊运行、深基坑监测、扬尘噪声等各项数据,实现施工安全、工程质量、扬尘治理等全方位、全天候的智能化监管
近年来,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住房城乡建设局积极推行智慧工地监管新模式,依托“智慧工地监管平台”建设,有效提升全县建筑工地质量安全监管水平。

过去,建筑工地管理高度依赖人工巡查,管理人员需频繁往返于多个施工点,不仅效率低,还可能因疏漏导致安全隐患。东平县推出的智慧工地监管平台,通过整合摄像头、传感器等设备,构建起“空中+地面”的全方位监测网络。平台帮助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有效解决了施工现场事故多发、扬尘超标、嗓声污染大,重点部位生产操作过程不规范等问题;自动锁定施工现场质量安全隐患,及时进行风险报警,预警信息实时反馈至施工现场相关负责人和监管部门,实现劳务、质量、安全、环境各环节智能化管理,提高了管理效率;全面展示了全县项目总览,实时监测预警,质量安全过程监督、起重机械运行和危大工程管理、扬尘治理,从业人员管理、现场视频监控七大主题,所有数据实时上传,能快速汇聚全县在建项目大数据资源,通过进一步分析、处理,实现“零时间决策,零距离指挥,零时空监管”,助力提升建筑业数字化治理水平。
据悉,东平县住房城乡建设局还制定了智慧工地建设实施工作方案,建立起扬尘管控,实名制信息采集,日常考勤管理等一系列制度体系,为智慧工地的建设和监管提供了制度保障。
“智慧工地建设实现了工地监管从"事后处理"向"事前预防"转变,通过对各类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,及时发现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,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,大大提高了监管的精准度和效率。我们将继续深化"智慧工地"建设,不断完善平台功能,加强数据分析和应用,同时始终坚持"人防+技防"相结合,压实企业主体责任,加强从业人员培训,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,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、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” 东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李宏力表示。
